奚志农:在场,摄影师的天职——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中国·深圳)奚志农主题演讲

2025-05-30 10:18



以“影像浪潮・时代进程”为主题的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中国·深圳)于5月23日-25日举办。全球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在现场发表《在场,摄影师的天职》主题演讲。奚志农作为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师的代表人物,从1983年开启野生动物摄影职业生涯,早期使用笨重的16毫米电影摄影机记录黑颈鹤、滇金丝猴等濒危物种,曾耗时三年在海拔4800米的白马雪山追寻滇金丝猴,仅两次成功拍摄到清晰影像。



他通过影像揭露生态危机,如1995年上书国务院阻止滇金丝猴栖息地砍伐,1997年记录藏羚羊盗猎惨状并推动保护行动,以及2017年通过自媒体曝光红河流域水电站威胁绿孔雀栖息地并成功阻止工程。他亲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技术的革新,从金属脚环到GPS追踪器,从胶片相机到高清设备,始终践行“在场”理念——无论是记录自然的美好瞬间(如藏羚羊沐浴新年阳光)、揭露盗猎与生态破坏(如查获虎皮走私案),还是为保护濒危物种出庭作证。他强调影像的力量在于唤醒公众对自然的敬畏,认为“没有理由消费野生动物”,并以四十余年坚守证明摄影师的天职是用镜头守护生命与荒野。



图片



“我作为摄影师,也作为证人,为绿孔雀出庭作证。所以摄影师永远都应该在现场,无论是在你的拍摄地,还是在为野生动物争权益的法庭,你都要在现场。在场就是我的天职。”

                                                    ——奚志农







奚志农

全球野生动物摄影师
“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
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的中国摄影师
曾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四十位自然摄影师之一

▲点击观看完整正片


四十年来,他在国内外获得的各种头衔和荣誉无数,他在2010年被英国户外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四十位自然摄影师之一,也是第一个在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获奖的中国摄影师,还是目前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ILCP)的中国摄影师。


从胶卷时代再到数码时代,随着摄像设备不断地更新迭代,奚志农镜头下的万千生物愈发鲜活。他和中国野生生物摄影的历史一路共同走来,是见证者、亲历者和有力的推动者



图片

01

职业生涯起点

候鸟调查与摄影启蒙


这个照片一看就很古老,这是42年以前在我刚刚开始我的摄影生涯的时候,和我的老师在做候鸟调查。确实,这是在野外最早的影像,42年。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候鸟最重要的一个过境的国家,因为来自西伯利亚,来自中国北方的很多候鸟要穿过中国大地到更南边去。所以在80年代初期我和我的老师去做候鸟调查,也参与了一个电影的拍摄。因为这个电影的拍摄,我才第一次摸到了电影摄影机,摸到了照相机。但是因为对于摄制组拍标本,拴着鸟拍,觉得好像不应该这样,所以开始自己学习摄影。

我也参与了科研的工作,给红嘴鸥挂脚环。当年是一个金属的脚环,但现在做候鸟调查的朋友挂的是无线电的,是GPS的追踪器了。所以时代的进步为科学研究,为摄影提供了在过去无法想象的一些好的工具。  

事实上,这是在1990年我去调查云南一个刚刚被发现的黑颈鹤的越冬地,披着当地人的皮毡,在沼泽地拍黑颈鹤。

1990年我成了中央电台《动物世界》的临时工摄影师,用了16毫米的电影摄影机。但是因为同伴没有对好焦点,所以是糊的。但是有总比没有好,所以只好拿出来给大家展示。这个焦点好了,背着电影摄影机在独龙江里面去寻找野生动物,当年还不通公路,我们走了4天才来到这个地方。现在都已经变成了特别宏大的桥,但是当年还是三根钢缆组成了这样的桥,人走在上面是摆荡幅度非常大。



图片


02

滇金丝猴的三年追寻

影像保护自然的力量


时间过得飞快,我到了4800米的白茫茫雪山开始了滇金丝猴的追寻。没想到一追寻就追寻了3年,更没有想到是3年当中只有两次机会拍到滇金丝猴。

大家也看到当年的设备是如此的庞大和笨重,当然如果细心的朋友也看到我拍黑颈鹤的用分体的摄像机,只不过录像机部分是躲在皮毡里面,终于过渡到了一体化了,但是不连电池和磁带还有7公斤重。咱们现在一台手机才多重啊,至少都是4H甚至8K。所以技术进步真的是超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在找猴子,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猴粪,关键还得是新鲜的。很遗憾我手里拿到的不是新鲜的,所以对于猴子的寻找没有作用,只是展示了一下。

事实上很多人通过滇金丝猴也知道了背后的摄影师,知道了奚志农。左边的《母与子》的照片也是在全世界传播最广的中国的野生动物的影像,在全球一些非常重要的新闻的杂志上面都出现过,这也是影像保护自然的一个开始。其实野生动物也有我们人类的母爱、亲情,很多地方是共通的。这些感情并不仅仅是我们人类独有。


我们中国大地上也遭受了如此惨烈的教训,我们很多原始森林被砍掉,栖息地也在丧失。事实上这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直到80年代所消失的原始森林。我去找猴子的过程当中,214国道上碰到最多的车其实是运木头的卡车,当然到了今天,我们碰到的都是自驾车和旅游车,现在还有高铁抵达了遥远的云南的西北部。

事实上这是一只被竞争失败的大公猴,在人类的诱惑之下不得不来到了人的世界当中。这个故事有点长,我今天就不讲了,希望明天还有时间。


图片


03

森林保护行动

绿色营的诞生


当年后面连绵起伏的原始森林已经被列入了采伐计划,差一点就被砍掉。我带着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在拍摄,在这做了一个报道。通过我给中央写信,电视台在《新闻联播》的播出,最后的结果,那片林子保住了。至此,也是在唐先生的指点之下,我向中央写了信,最后我们组成了一个大学生绿色营,一直到今天马上要30年了。近30年来,大学生绿色营一直在播种播撒绿色的种子。也许我们在场的朋友参加过绿色营的也没准,也许有,但深圳肯定有。



图片


04

藏羚羊危机

偷猎与公路威胁

事实上也努力用我的工作让中国的野生动物被世界所看到,这是在《国家地理》杂志上面的广告。事实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国家地理》做了一整本中国的专辑,里面又再次出现了滇金丝猴的影像。

说起藏岭羊很多朋友都很熟悉,在90年代末期的时候,在遥远的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这个物种正在受到大规模的偷猎。事实上到了今天,这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已经在恢复,偷猎的枪声已经远去了。但是我们还得再回溯一下当年的危机状况。这是1998年的6月份,在阿尔金山的深处,这样的尸体堆我们一共发现了11处,有89头母羊被偷猎者杀死,还不包括没有出生以及出生的小羊。当时我能做的就是用摄影机把这一切记录下来。


这是藏岭羊,我说藏岭羊的恋爱是全世界最危险的恋爱之一,往往付出生命的代价。因为它和另外一头公羊在决斗的时候,对手把它给刺死了。事实上这是在1997年的12月底,我和当年的队伍在可可西里寻山,摄影师是我的侄子,当时我在东方时空。回到北京之后,给北大的学生讲可可西里藏羚羊的危机。也通过国际机构的宣传品把藏羚羊的危机传播得更远。其实这也是影像的力量。这样一个等式是非常有力量,而且是形象的,一条藏岭绒制的披肩,等于3—5头藏岭羊的生命。后来给孩子们做了这样的小书。多年之后再重返可可西里,偷猎的威胁已经被消除了,但是我们人类的公路对藏羚羊还有威胁。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要把两边的车拦下来,让正在长大的小羊在妈妈的带领之下回到栖息地。我的摄影机记录下这一幕。

图片


这是2010年元旦的早晨,农历十六的月亮正在缓缓地沉入地平线,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把我镜头前的藏羚羊照亮,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新年礼物。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这真的是太幸运。

在我的野生动物生涯里面还有这样令人绝望和伤心的场景,这是云南的海关查获的一个走私案的现场。这一地的虎皮几乎,甚至超过中国所有野生老虎的总和,在那个年代。所以我常常说这句话,到了我们今天,生活已经这么富足的今天,没有谁一定要去穿一件野生动物毛皮做的衣服才不会被冻死,也没有谁要吃一口野生动物的肉才不会被饿死。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去消费野生动物。

这是在岷山的山脊线上拍摄羚牛,作为野外摄影师还有这样美好的时刻,经历佛光、彩虹。这是在秦岭的山脊线上拍摄秦岭羚牛。冰雹过后,一头羚牛从石头后面探头。还非常幸运和保护区的科研工作者一起记录熊猫宝宝的成长。也有机会在一棵树的下面,记录到一只6个月大的野生熊猫,它很调皮地向我伸舌头。


图片


05

绿孔雀保卫战

栖息地生死存亡

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我认为有这样的天职和使命,去把自然界当中我们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能用摄影机记录下来。这是2017年的云南红河流域的电站工地,这是当时的海拔和时间。本来他们计划在当年的11月份大坝就合拢,绿孔雀的栖息地将会被全部淹没。我们到了2017年,我们唯一的一个渠道,只能是自媒体。所以我们用微信公众号,用微博发出声音,打响了绿孔雀保卫战的第一枪。最后的结果,电站停止了,绿孔雀的栖息地保住了。



这是我今年3月份所拍摄的绿孔雀。大家过去都见过孔雀,但是你们见的都是人工饲养的印度孔雀,蓝孔雀,或者是串。真正的绿孔雀是长这个样子,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中国古代的神鸟凤凰的原型。在历史上云南的大江大河都有绿孔雀栖息,但是很遗憾,到今天金沙江、怒江消失了,澜沧江流域还有个别的种群,现在红河流域成为绿孔雀的栖息地。所以电站的停止,绿孔雀这两年的数量在慢慢回升,2017年只有不到500只。

我作为摄影师,也作为证人,为绿孔雀出庭作证。所以摄影师永远都应该在现场,无论是在你的拍摄地,还是在为野生动物争权益的法庭,你都要在现场。在场就是我的天职。





REVIEW
往|期|回|顾

影像浪潮 时代进程|国际影像文化周(中国·深圳)

公益影像创投会现场路演提案名单公布

10位全球影像大咖深圳面对面


壹起创:ideas.smallrig.com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