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像浪潮・时代进程”为主题的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中国·深圳)于5月23日-25日举办。全球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在现场发表《在场,摄影师的天职》主题演讲。奚志农作为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师的代表人物,从1983年开启野生动物摄影职业生涯,早期使用笨重的16毫米电影摄影机记录黑颈鹤、滇金丝猴等濒危物种,曾耗时三年在海拔4800米的白马雪山追寻滇金丝猴,仅两次成功拍摄到清晰影像。
他通过影像揭露生态危机,如1995年上书国务院阻止滇金丝猴栖息地砍伐,1997年记录藏羚羊盗猎惨状并推动保护行动,以及2017年通过自媒体曝光红河流域水电站威胁绿孔雀栖息地并成功阻止工程。他亲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技术的革新,从金属脚环到GPS追踪器,从胶片相机到高清设备,始终践行“在场”理念——无论是记录自然的美好瞬间(如藏羚羊沐浴新年阳光)、揭露盗猎与生态破坏(如查获虎皮走私案),还是为保护濒危物种出庭作证。他强调影像的力量在于唤醒公众对自然的敬畏,认为“没有理由消费野生动物”,并以四十余年坚守证明摄影师的天职是用镜头守护生命与荒野。
“我作为摄影师,也作为证人,为绿孔雀出庭作证。所以摄影师永远都应该在现场,无论是在你的拍摄地,还是在为野生动物争权益的法庭,你都要在现场。在场就是我的天职。”
——奚志农
▲点击观看完整正片
四十年来,他在国内外获得的各种头衔和荣誉无数,他在2010年被英国户外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四十位自然摄影师之一,也是第一个在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获奖的中国摄影师,还是目前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ILCP)的中国摄影师。
从胶卷时代再到数码时代,随着摄像设备不断地更新迭代,奚志农镜头下的万千生物愈发鲜活。他和中国野生生物摄影的历史一路共同走来,是见证者、亲历者和有力的推动者
01
职业生涯起点
候鸟调查与摄影启蒙
02
滇金丝猴的三年追寻
影像保护自然的力量
03
森林保护行动
绿色营的诞生
04
藏羚羊危机
偷猎与公路威胁
05
绿孔雀保卫战
栖息地生死存亡
影像浪潮 时代进程|国际影像文化周(中国·深圳)
公益影像创投会现场路演提案名单公布
10位全球影像大咖深圳面对面